推荐阅读
生财有术精华分享:从0做自媒体赚20万的经验/写作方法和文案技巧
内容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
今天是 8 月 5 日,8 月份的第一场【V群】分享刚刚结束~
由@胜哥聊技术管理 带来从职场小白成长为技术专家的经验分享。
从 6 月底到现在,我们陆续邀请【V2】群成员给【V1】群成员进行分享,目前已经完成 6 次,其中包括 2 次变现经验和 4 次主题经验分享。
2 次变现经验分享:小红书从 0 到 1 变现六位数的经验、从 0 到 1 做健康类自媒体赚到20万+的经验。
4 次主题类经验分享:知识类干货视频经验、创业经验/公司运营及管理经验、写作方法与文案创作经验、鸿蒙操作系统的价值以及华为文化?。
每次分享,群友都有机会根据对应主题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得到专属回答~
我摘录一些 7 月分享的问答精选分享给大家:
@徐飞宇 分享《从0到1做健康类自媒体赚到20万+的经验 》
提问:自媒体这么多,怎么确定哪个平台?哪个类型的输出适合自己?
徐飞宇解答:
如果你确定了细分领域、和细分人群,大体就能够判断哪个平台合适了,肯定要在有鱼的地方钓鱼。
看自己擅长写文章还是录视频,且只能选一种,你不可能视频和文章都做,精力达不到。
看同行在哪个平台扎堆聚集,就说明这个平台值得做,看同行主要输出平台是哪个?比如招财大牛猫主要输出平台是公众号和微博,而不是雪球,雪球里面都是专业人士。
总结:
1. 给自己 3~6 个月时间,好好探索出一个适合自己的个人自媒体方向,做自媒体就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
2. 先作为副业来做,不要急着辞职,等收入是主业 2 倍时,可以考虑是否要辞职。
3. 如何开始:选好细分领域,就去自媒体平台持续输出,剩下需要的东西在路上慢慢补齐,不要为了找方法,耽误了干事情。
如何坚持:当你不断投入很多精力、金钱,获得很多反馈的时候(点赞、评论、给钱),你就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了。
@袁大 分享《创业经验/公司运营及管理经验/投资公司方面的一点点收获》
提问: 公司几个创始人都是程序员,乐于写代码,核心代码几乎他们写的,不擅长管理,如果你考虑投资他们公司,会给他们怎么样的建议或要求,才会投资?
袁大解答:
首先这里要拆解出两个小问题:
第一、创始人团队结构是否合理?即在创始人团队,重叠职能岗位的人不宜过多;
第二、不擅长管理分为两类:一是当前不擅长,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提升管理能力。二是确实不适合做管理,那就不要强求,让其专心做好技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勉强、不强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对于投资的话,要看几点核心:
1. 技术是否真实、落地,核心技术是否可控?伪需求、落地难、或不可控制的技术,不能投;
2. 产品开发出来有没有实际应用或相关产业基础,即赚钱能力。
另外,分享一点自己对于合伙人的认识与理解:
a. 按需找合伙人,原则是首先不为创业而创业,另一个,不为搭班子凑伙,而随便搭合伙人。合伙人是在刚需互补资源下,去找合伙人的,而且最好是合作过,产生过实质结果的人;
b. 如果再能做能力互补和资源优劣势互补,那就更完美了;
c. 合伙人的人品很重要,这个不太好去衡量,但,往往人品的好坏体现在事情上,所以参考第一点,要选择一起共过事的,尽量不要上来就拉为合伙人,合伙人比选对象更复杂;
d.最后,合伙不要合梦想,要合实实在在的事,事情不落地,天天漂天上,大多情况下都是泡沫,早晚会破灭。
@樱木 分享《写作方法和文案创作》
提问:怎么看待追热点和写干货?一个蹭流量见效快,另一个可能吃力不讨好,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樱木解答:
关于这点,可以牢记一点:原创好内容永远是稀缺品。
这个也是我在努力的方向。之前看到个调查数据,说九成公众号的平均阅读量不过万,底下评论一片哀嚎,说自媒体红利没了。
其实,不是自媒体的红利没了,而是没有深度内容的自媒体红利没了。文字永远都不会过时,因为文字的效率是最高的。
那些有能力创作出原创好内容的号,仍然能做起来。比如半佛仙人,比如花爷。
其实看半佛仙人,他追热点吗?也追。同样,现在也会有人追热点写 10w+ 的爆文,但是涨粉却寥寥无几,很多号爆文的涨粉率 1% 都不到。
那为什么半佛仙人同样是追热点,能在短时间内涨粉无数呢?
因为他有强大的输出能力作为支撑,能够持续不断地输出原创的好内容来把粉丝留住。
这才是最底层的逻辑,核心不在于热点,而在于你背后是否有强大的输出能力作为支撑。
追热点只是辅助手段,除非你追热点的同时能够输出很硬核的文字,调动大家的情绪,同时给大家带来价值,否则追热点意义不大。
@hedy 分享《知识类干货视频经验》
提问: 请问做知识类视频如何避免进入自嗨装逼状态,如果是理工科可以相对客观,人文社科类似乎很容易给人一种颐指气使的感觉。
hedy解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做知识类视频确实很容易自嗨,这个我有切身体会,一不小心就变得过于说教,不太招人喜欢。
不过,我觉得用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两个学科视角看待知识类视频不是特别贴切。
先说说我对知识类视频的定义吧。在我看来,知识类视频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比如如何哄宝宝睡觉,新手如何开始养花,如何科学减肥,怎么走出自卑,牛顿为什么会信仰上帝,了不起的盖茨比究竟哪里了不起等等,这些不管是可以帮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还是对文学的解读,都属于知识类视频。
一句话来说,能让人涨知识、涨经验、涨见识(有价值的见识)而不只是消遣打发时间的视频,都可以称为知识类视频。
再来说说自嗨的问题吧,我觉得自嗨没啥大问题,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待自嗨~
举个例子,我在一期关于宝宝睡眠的视频中(宝宝会睁着眼睡觉?日本高分纪录片关于婴儿睡眠的2个真相,要是早点知道就好了 - 知乎)为了说明后面的科学观点,前面自嗨了几秒钟,又是表演,又是说自己的经历。但那期视频播放量异常高,是我做视频以来最高的一期,并且平均播放时长也是相当高。
总结后发现,有时候适当的自嗨跟观点形成对比,对用户来说也许更有参考价值。
或者如果你是一个肢体语言或表情很丰富,或声音很有特色的人,这些自嗨反而可能会成为你的标签,让用户记住你,变成个人特色。
所以,在知识类视频里,只要没有特别让用户反感的内容,没有让用户不适的情绪,适度的自嗨,是完全ok的。
另外,你提到的人文社科类视频,我在知乎关注过一个大V,叫【张佳玮】,他的视频讲一些文学、影视剧方面的知识,我把他的主页链接放这里,张佳玮 - 知乎,或许对你有帮助。
——————————
以上,希望对共读营的朋友有所启发,后续我也会继续给大家同步一些分享干货[嘿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