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为什么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方法?训练营怎么设计

/ 主题 / 643 阅读

通过今天的内容,很想跟大家说,方法论也是有时效性的。当我们学习一件东西的时候,就算很有启发,也要加入自己的判断。

「Information Is Power」。信息即权威,信息即力量,在缺少信息的时候,往往要从“听话照做”开始,但听话照做并不是赚钱路上唯一要做的事情,在过程中会逐步积累更多的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逐渐形成自己在项目中的一观念和方法,直到可以突破自己所学,找到更有效率的打法。

在老饭骨的节目中,经常能听到大爷和二伯讨论不同产地食材的细微区别,这些信手拈来的知识,就是国宴大师的壁垒。信息的获取就像学画画,搜尽奇峰打草稿,这样建立起来的壁垒,真的值钱。

#生财日历2021共读# DAY360,周末愉快。

距离生财日历2021共读营结束,倒计时5天。

#免责声明#0

本站提供的一切资源、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
精华作业排行榜 (共 35 条)
头像
生财会员 34人赞同
日更300天,我收获了什么?
?
#?小天读生财日历? Day 300
?
1、所在共读班:164班
2、微信昵称:芝士快乐天
3、作业内容:
?
今天是今年的第360天,是我加入2021生财日历共读营的第356天,是我连续日更的第300天,半年前立下的flag,没想到最终还是做到了!
?
从日更21天到50天到100天到200天到最后的300天,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分析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并为了达成结果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最后心无旁骛的坚持做的一件事,而不是被人逼迫去做的,自己并不想做的一件事。
?
日更300天这件事,可能会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人生经历,因为我确确实实地体验了确定目标-搜集信息-寻找资源-制定计划这样的一个完整过程,并且在这300天里不断磨练我的意志力和执行力,不断复盘、总结和提高,最终形成了自我驱动力。
?
最最重要的是,我在完成了日更300天这样的目标后,我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过去难以坚持或者进行的事,现在也都不在话下。
?
比如说坚持运动,过去3分钟热度,然后就没声了。现在则是很平常的开始,很轻松的就坚持了20天,并逐渐形成了每晚的习惯;比如说写作,过去让我写点内容可能会要我命,现在说干就干,飞书上拉了一个话题群,已经连续日更30天了,每周更新的newsletter,也已经创作了4期。这些在过去都是不敢想象的,我不敢奢望自己能够坚持那么久不放弃。
?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
有了日更300天的底气,我知道我一定可以的,既然能日更300天,那就没有什么能难倒我的。
?
一件事情现在只要开始了,而且是我主动想做的,那3天-5天-10天-20天-30天-90天-形成习惯都不在话下。
?
如果说人生中必须得经历一件事的话,我认为持之以恒的为了一个自己所设定所追求的目标坚持100天当之无愧。
?
一个目标,无论大小,我们都能很轻松的例举出来。
?
可制定一个有形的目标往往只是第一步,良好的习惯才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和高效地实现目标。
?
如果只有目标,在目标达成后我们可能就会恢复如初,就像跑完一场马拉松比赛短时间内就再也不会连续跑那么多公里。其次,目标依赖于我们并不总是能够控制的因素。然后,目标可以用来指导行为,但需要大量的思考和努力来评估不同的选择。最后,目标可以使我们沾沾自喜或鲁莽。
?
但是习惯一旦养成,可能意味着我们能超额完成目标,更重要的是习惯很容易养成,且是终生的,可复合的。即使只是养成单一的习惯也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
?
养成习惯的这个过程,只有你亲自经历过才会明白其中的奥妙,它更多的是带给你一种做人的韧性,做事的自信,这种韧性与自信下带来的安全感,才是你未来成长的保障。即使未来不能大富大贵,但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太差。
?
我很喜欢L先生说的一句话,也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共勉:
?
“自律从来都不是一个原因,而是一个结果。并不是因为我们自律,才能长期地做一件事情;而是因为我们长期做一件事情,我们才给它贴上一个标签,叫做「自律」。”
?
我是小天,今天是我坚持日更的第300/300天,如果今天的作业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给我点个赞哇~
日拱一卒,一起生财有术!
头像
生财会员 4人赞同
Day360 | 从「最佳实践」,到「黯然销魂掌」
所在共读营:5班
微信昵称:蓝色眼镜
主业互联网,副业带娃
日更朋友圈小作文2篇,一篇商业观察(不包括生财日历中的作业),一篇带娃思考,欢迎围观。
——————
以前读《神雕侠侣》,杨过在学会、接触了那么多天下绝学后,加上和小龙女离别后,认为今生再也见不到小龙女,悲从中来,才独创了「黯然销魂掌」。
可见,要有独创,肯定不是啥都不懂就可以做到,这需要「听话照做」,集大成者,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才有可能实现。
的确很难,但也很有必要。
我昨晚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一生的学习,要达到怎么的境界呢?
对于坏的下限,要知道,就够了。
对于「最佳实践」,以红酒为例。
首先要知道,有哪些红酒,红酒的世界版图划分如何;
其次要能做到,会品出红酒的优劣和特色;
再次,要做到有能力喝到「最佳实践」的红酒;
最后,才是超越,比如酿造一款超出行业水平的红酒,这才可能成为「一代宗师」。
其它事也是如此的,首先是知道不好的,不去触碰不去模仿;
然后知道好的,能做到接触和拥有,最后再成为新的制作者。
——————
我是「蓝色眼镜」,日更朋友圈
公众号:牧童与少侠,讲「育儿」,也讲「育己」
头像
生财会员 3人赞同
跟李靓蕾学《深度工作》
不要思考。去感受。
就好像手指指向月亮,不要只顾着盯住手指,否则你将错过神圣的光耀。
——李小龙
?
终于落幕了。
?
人生最大的自由,其实是叙事自由。
这两天吃王力宏和李靓蕾的瓜,一波接一波。
感觉所有人跟着一起,过了个魔幻周末,开展了公共大型婚姻关系/女性权益保护/心理健康的案例分析讨论学习现场。
?
出生、死亡和婚姻登记,是三件真正大事。
看起来,明星太太的生活光鲜亮丽,实际上,冰山下暗流涌动。
五年生三个娃,生育过孩子的女人,用脚趾头想想,都能感同身受。
但愿大家都严肃学习,学有心得,学以致用。
多年优质偶像的神话传说,那么多优秀的作品,可惜了!
整个事件中,非常佩服李靓蕾,关于全职妈妈这份工作的深度解析:
现代的女性不像从前的女性没有教育的机会,在家庭中没有选择的只能担任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我们很幸运的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有知识,学识,也有机会见识,也有谋生能力,也同样能为社会贡献。
无论是过去或是现代的女性,选择为家庭全心付出当家庭主妇,虽然实质上是属于“无酬”的工作。
但,这只是家庭成员角色的分配,也是家中重要的支撑,甚至是一个全年无休,24小时多重角色
(例如:保姆/老师/打扫阿姨/司机/总管/伴侣/特助等工作)。
这份工作的薪酬应该加总计算,加上以你的能力不外出工作的机会成本。
这应是所有家庭主妇透过自己努力应得的薪酬,而不是被赠与或施舍的。
头像
生财会员 2人赞同
1.所在共读营:2班;
2.微信昵称:徐蒙徐大爷;
3.作业内容:媒介即信息 信息即权力
所以,媒介即权力,
为什么很多地方的一把手之前是xx秘书?
不是任人唯亲,而是秘书本来作为媒介,就是权力的一部分。
说这个的意思是:获得信息的渠道,往往觉得最后的权力样式,
二元学习法,不是第一次在日签中谈到了,
其实很简单,
就是当你学习一种观念,方法,技巧,
一定要从山的两边着手,
用两个相反的观念着手;
学剑法,既要气宗、也要剑宗、
学量子力学,既要看哥本哈根,又要看爱因斯坦,
学社会学,既要关注功能主义,又要看冲突论;
看他们之间针锋相对的对峙,
然后才能屏蔽掉哪些不重要的、捡起被刻意忽略的部分;
那你要说了,有的专业并没有这样的反对观念怎么办?
这就要说「手顺」和「次第」,
比如今天说的做菜,
菜是火的艺术,如果仅仅拿着下厨房照猫画虎,
就好像一定要在凌空三十楼建一个花园一样荒唐;
但是,
知道「菜是火的艺术」,
这个需要洞见,
洞见完了需要执行;
头像
生财会员 2人赞同
1,作业内容(打卡 271天)DAY360:操作层方法论是不断更新的,底层方法论是长久的
2,共读营:22班
3,微信昵称:小晨星
对于“方法论是有时效性”这句话,我们也要加入自己的判断。
觉得对于操作型的方法论我觉得应该是需要不断积累新的信息进行更新的,就像知乎好物如何操作,虽然有些保姆级教程,但是在这些教程中,随着平台规则的改变或者版本的更新,很多操作过程都是需要相应迭代的,具有时效性。
但是对于底层方法论,就比如营销心理学,有些方法论就是针对人性的弱点的,这个人性是长久不变的,因此方法论也是长久适用的,没有时效性。
不过随着接触信息的增多,自然接触到两种信息是对立的情况增多,这样我们不得不选择一种去做的时候,就会判断到底哪一种是对的,大脑进过思考后就会对这两种信息对应情况进行分类,从而对自己的操作系统进行升级或扩容。所以多接触一些信息多思考,总是没错的。
头像
生财会员 2人赞同
1、所在共读营:109班
2、微信昵称:大古变成光
3、作业内容:
都倒计时了。今年也真的快结束了。
在老饭骨的节目中,经常能听到大爷和二伯讨论不同产地食材的细微区别。
这些细微差别好像就是区分高手与菜鸟的区别了,高手对于细节的把控,关键节点的把控往往做得更好。
菜鸟老是这里差不多,那里差不多就行了。
想起之前看过一个作家关于对细节的描述,有人写故事,写在沙漠淘到一笔黄金,然后发财了。
真要讲故事,中间还有步奏需要填充,他在沙漠里怎么找到黄金的,找到黄金后怎么把它们运出沙漠,运出沙漠后怎么去银行换钱的。换了多少钱等等。
就像文中说的两个厨师讨论不同产地食材的细微区别。都是脑袋里有足够的模板后,信手拈来的事。
就像任何一个领域的高手,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脑袋里积累了足够多的信息,并且形成了自己的逻辑关联。
但是任何一个领域懂得越多,就会越发现这里面各种细节内容的知识无比丰富。市场调研,竞品分析,投资回报比核算,主图设计,文案编写,推广方案,甚至采购,售后,与供应商打交道等等。
这里面每一个细节你都得做好,差一个点,你的产品,链接就会有很大的风险。当然做得好都是相辅相成的。
---
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人的学习方案,先把他对行业的理解学会。在这过程中,积累信息,触类旁通,
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逻辑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