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19 |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所在共读营:5班
微信昵称:蓝色眼镜
主业互联网,副业带娃
日更朋友圈小作文2篇,一篇商业观察(不包括生财日历中的作业),一篇带娃思考,欢迎围观。
——————
最近印象深的一条,是10.5的日历
「大佬心里都有赚钱的模型。A项目里引流做得好,B项目的产品设计很新颖,C项目的转化文案赞,D项目的私域团队服务能力强……任何其中一个点,都可以淘到自己的项目中,实现直接的收益增加,自然能看到其中价值、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该从哪个项目中借鉴一块,很希望能得到一个完整的项目,自己一个人能从头看尾搞定,懵懵懂懂随便做几个项目做得都不深,心理还是没有个谱。同样的事情,其他人就是做得比自己好。
赚钱本来就不是“解决问题=赚到钱”这样简单的逻辑,而是一种能够产生肌肉记忆的条件反射的技能。
如果面对“什么都想试,又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的问题,请先把其中一个做深做透。
」
其中的「作业描述」中还补充到一个概念「构建自己内心中的小闭环」。
「小闭环」就是自己的「赚钱模型」。
当时的共读里提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从别的帖子里看到自己商业模式的价值,为自己的商业模式提供养料。
今天还要补充一个相反的解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要做好赚钱的事,先搞清楚2个问题 。
1 Why Now:现在市场还有多少机会?
2 Why Me:我有多少机会(潜台词是资金、资源、经验、关系……)?毕竟市场有机会,不代表我有机会,同样的市场,个人机会因人而异。
生财有术的精华帖子,顶多是解决了第1个问题。
但第2个问题,需要每个人冷静分析和思考,这点非常重要。
不是看到第1个问题有正向答案,就飞扑上去;
不是别人行,我也行,马云行,我也行。
同样的事,不同的人做,结果不同,是大概率的。
原因可能是时间点不同,可能是认知理解不同,可能是执行力不同,可能是资源不同。
举几个极端例子,就能明白。
别人说,搬砖很赚钱,但你体力不行,你就赚不到钱;
别人说,当空姐很赚钱,但你是个男的,你也赚不到这钱;
……
所以,冷静下来,多问问「Why Me」.
——————
我是「蓝色眼镜」,日更朋友圈
公众号:牧童与少侠,讲「育儿」,也讲「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