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38 | 「易得性启发」,也是「卡片笔记法」
所在共读营:5班
微信昵称:蓝色眼镜
主业互联网,副业带娃
日更朋友圈小作文2篇,一篇商业观察(不包括生财日历中的作业),一篇带娃思考,欢迎围观。
——————

我觉得自己就是「易得性启发体质」,所以每天总觉得有写不完的东西。
而这种写不完,是真的从日常的点滴细节中经过思考后的产物,有时深刻,有时私人,但都并非言之无物,空白废话,多少让人有所启发。
而这些日常的点滴细节,随时可见。
比如和别人的微信聊天;
比如出门吃个饭;
比如去超市买个东西;
比如和人见面聊个天;
比如和孩子一起玩乐。
这点就很像「卡片笔记法」。
写作不是一气呵成、坐怀不乱、从一而终的柳下怀,而是断断续续,左拥右抱、心猿意马的渣男。
想和写分离;
写和发分离。
发是固定的
写是不固定的,看时间和状态
想是不固定的,看信息输入和状态
要积累。
什么是积累?
有积存,聚沙成塔;1+1+1……=100;
有累加,复利效应。1+1+1……1>>100。
时刻准备着。
任何输入,都尽量做笔记,破碎、临时、不成熟,都没关系。
包括看书,看剧,看影……
以前,写出来是目的,观察、启发、思考是手段。
但这个目的,太容易被控制了。
现在,观察、启发、思考是目的,表达反而是手段。
观察、启发、思考,是自发的,不受控的,如同粉红色的大象。
目的是唯一,手段可以多样。
所以,手段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口述,可以是绘画,可以是短视频。
所以,手段可以是今天的,可以是明天的,可以是严肃的,可以是诙谐的。
所以,手段可以是组合的,可以是拆解的,可以是言简意赅的,可以是长篇大论的。
——————
我是「蓝色眼镜」,日更朋友圈
公众号:牧童与少侠,讲「育儿」,也讲「育己」

#免责声明#0

本站提供的一切资源、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